今天是:

合作区域

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 >> 合作区域 >> 正文

合作区域—深圳市深汕合作区

发布日期:2024-12-20    作者:     来源:     点击:

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以下简称“深汕合作区”)位于广东省东南部,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与粤东沿海经济带的交汇点,是深圳实施“东进战略”的重要载体,也是全国首个由“飞地经济”模式升级为全域一体化管理的特别合作区。自2018年深圳全面主导建设以来,深汕合作区依托深圳的产业溢出效应与政策创新优势,聚焦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正加速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东部的产业新高地。

深汕合作区规划面积468.3平方公里,坐拥汕尾红海湾、小漠国际物流港等天然资源,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完善。广汕高铁、深汕高铁(建设中)将实现与深圳30分钟、广州40分钟通勤;小漠国际物流港是粤东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港口,年吞吐量超千万吨,未来将联动深圳盐田港打造国际航运支点。独特的区位与便捷的交通,为深汕合作区承接深圳产业转移、辐射粤东及内陆腹地提供了坚实基础。

在产业体系方面,深汕合作区已形成先进制造业与新兴产业集聚的态势。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产业是其重点发展方向之一,已形成从电池材料、整车制造到智能网联的完整产业链。整车制造方面,比亚迪深汕基地总投资250亿元,规划年产能100万辆,是比亚迪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之一;东风日产启辰电动车项目也在此布局。核心配套方面,赣锋锂业投资50亿元建设固态电池研发中心;科达利新能源动力电池结构件项目为特斯拉、宁德时代等头部企业提供配套。智能网联方面,腾讯、华为深度参与合作区车路协同示范区建设,推动自动驾驶技术落地应用。

高端装备制造与机器人产业依托深圳智能制造基因,深汕合作区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精密仪器等领域。龙头企业如大族激光投资30亿元建设智能装备产业园,聚焦激光切割与焊接设备;汇川技术布局伺服电机与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研发基地。机器人集群方面,中科新松协作机器人项目、优必选智能服务机器人生产线相继投产,吸引上下游配套企业超百家,形成“研发-制造-应用”生态圈。

新材料与绿色低碳产业方面,深汕合作区依托临港优势,发展高端新材料与海洋经济。新材料领域,中广核深汕科技园研发核电新材料;欣旺达电子投资20亿元建设新能源材料生产基地,生产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绿色能源方面,华润电力打造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基地;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聚焦固废处理与资源再生利用。

电子信息与数字经济领域,深汕合作区承接深圳电子信息产业转移,加速构建数字经济新生态。半导体与显示技术方面,TCL华星光电投资150亿元建设高世代模组项目;天马微电子布局新型显示面板生产线。数据中心与算力基建方面,华为云深汕数据中心、万国数据绿色算力基地落地,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AI算力支撑。

港口物流与海洋经济方面,小漠国际物流港联动深汕海洋智慧港,打造临港产业带。物流枢纽方面,盐田港集团运营的小漠港已开通国际航线,重点发展冷链物流、跨境电商。海洋科技方面,中集集团布局海洋工程装备研发;招商局集团推动海洋生物医药与渔业深加工项目。

在产业生态方面,深汕合作区复制深圳营商环境,推出“深汕惠企十条”,提供用地保障、税收优惠与人才补贴;建设深汕科技生态园、深汕湾机器人小镇等专业化园区,引入深圳大学深汕校区、中科院深圳先进院深汕基地等科研机构,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目前,合作区已吸引超500家规上企业落户,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35%,初步形成“龙头引领、链式协同”的产业格局。

深汕特别合作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北京大学(深圳)规划设计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