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至8月2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部分教师赴湖南开展红色研修活动。通过实地探访红色地标,探索红色文化资源赋能思政课教学创新的新路径。

研修合影
为期七天的研修期间,教师们先后参访了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专题展、韶山毛泽东同志故居及纪念馆、刘少奇故居及纪念馆、岳麓书院等红色教育基地。通过数字技术回溯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脉络,在“虚实结合”场景中体悟思政课的时空张力,为构建“可听可视可感”的立体课堂积累了丰富素材。此次研修创新采用“红色资源化作教材、革命圣地化为教室、沉浸体验化为教法”的模式,为思政课改革提供了重要启示: 一是实践教学通过虚拟仿真等技术破解时空限制,能有效提升课程吸引力; 二是情感共鸣是深化理论认同的关键,应将红色资源转化为生动教材; 三是需要构建跨学科教学体系,融合历史学、教育学等多学科视角,提升教学实效性。

实地参观

现场学习
教师们纷纷表示,此次学习收获颇丰。未来,教研室将进一步深化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政课的融合,推动“课堂+基地+网络”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助力思政课真正入脑入心,成为铸魂育人的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新时代“金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