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同时进一步推动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6月30日-7月3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团队随同机电工程学院师生一道赴广东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企业研学活动。

企业研学合影
研学活动中,亿纬锂能人力资源中心高级经理梁东来代表公司对桂林信息科技学院师生团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为学生们带来了题为《锂电池世界》的专题报告,详细揭示了新能源核心技术的奥秘与前沿趋势,帮助学生们更深入地理解锂电池产业的重要性与发展方向。随后,工作人员带领师生团队走进现代化的锂电池生产园区,近距离参观了锂电池的自动化生产线。师生们对锂电池的产品制造工艺、产线运行流程以及设备调试车间等进行了深入了解,亲身感受到了“中国智造”的精密工艺与高效流程。在交流分享环节,同学们踊跃畅谈自己的研学体会与感悟,并与产业学院的学长进行面对面交流,通过提问加深了对行业的理解与认识。

专题报告现场

走进生产一线

师生分享交流
在本次研学活动中,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们将思政课内容与亿纬锂能的企业文化、现代产业发展、区域产业布局及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紧密结合,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产业链思政课,使同学们对行业前景有了深入了解,并对未来发展规划得更加清晰。剌啸媛老师以《回望工业征途,淬炼精神内核,锚定职业航向》为主题,深入讲授产业链上的思政,旨在让学生在产业脉络中深植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她巧妙地结合国家叙事、行业使命、职业理想与企业实践,在机器轰鸣的生产线和技术革新的前沿,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职业道德与创新意识,构建多维立体的“产业链思政课”教学矩阵。此外,甘鹏飞老师在企业展厅和生产车间讲授《产业链中的责任担当》,尹泽昕老师则以《智能制造与工匠精神》为题,王皎老师讲解《绿色生产与生态责任》,杨超老师介绍《科技创新与国家战略》。他们将家国情怀、职业精神与创新意识融入生产实践,使学生在实际环境中深刻体会。

杨老师讲授《科技创新与国家战略》

王老师讲授《绿色生产与生态责任》
此次研学活动是我校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的生动实践。通过将思政课与企业实践相结合,成功实现了理论与现实的深度融合,使学生们在了解行业发展的同时,增强了对家国情怀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探索思政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路径,引导学生理解专业价值与国家发展的紧密联系,切实增强科技报国、产业兴邦的使命感与行动力,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智慧和力量。

尹老师讲授《智能制造与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