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外贸与外语学院在F512学术报告厅启动了区域国别学研究系列讲座。第一讲由外贸与外语学院赖安副院长主持,外贸与外语学院院长王家年教授主讲,主题为“澜湄列国的文化交融与竞合关系”。
王家年教授首先从服务“构建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的国家战略、澜湄区域国别研究的学术价值、澜湄意识在中国-东盟合作中的重要地位等方面阐释了研习澜湄文化的现实意义。接着,他以沿湄列国文化的生成史源和澜湄文化交融的经典符号(如“那”“那龙”“占城稻”“南方丝绸之路”等)为学术研究的逻辑起点,钩沉了澜沧江-湄公河沿岸6国(中国、缅甸、老挝、越南、泰国、柬埔寨)之间文明互鉴的千年史。然后,他重点讲述了澜湄流域国家的竞合关系与发展趋势,陈述了自2014年中国提出建立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及广西融入澜湄合作的独特优势与推进路径。
据悉,外贸与外语学院还将举办一系列区域国别学研究讲座,讲座以澜湄区域合作研究为重点,聚焦新质生产力、数字经济、向海经济、跨境贸易、产业链供应链、高等教育合作等关键领域,开展有组织的科学研究,拓展外语外贸学科专业的办学视野,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