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4日和5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和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分别在北京隆重开幕。我校师生第一时间收听收看全国两会盛况,通过多种途径持续关注两会动态,在全校上下掀起了学习热潮。
学校党委副书记李飞:今年的全国两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召开,意义非凡。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等目标,为我们高校指明了方向。我们将始终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同时,我们将积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高校力量。
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郭健:报告提出要深化分类推进教育改革,推动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这为我们高校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作为工科学院,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以学生为中心,优化课程设置,加强高素质专业化师资队伍建设,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培养更多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同时,我们将更加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实现教育现代化贡献力量。
电子工程学院院长王东云:两会报告让我感受到了科技创新与教育教学领域的深刻变革,特别是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教育部部长怀进鹏表示要加快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培养,这为我们教学改革指引了明确的方向,随着DeepSeek和ChatGPT等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传统教学模式亟需适应时代的变化,如何将这些前沿技术有效融入教学实践,使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这些工具,同时提升他们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成为我们当下需要解决的核心任务。
机电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文超: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并制定实施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这一部署为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方向,即要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要围绕实施时代新人培育工程,立足学院实际,守正创新,不断为培养强国之材努力奋斗。
商学院党委书记许奇:作为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应当充分认识到建设教育强国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大力加强党的建设,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党的创新理论“三进”,全面提升党建质量,扎实推进“五育并举”。在以后的工作中,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和路径载体,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实际行动投身教育强国建设的生动实践。
创意设计学院院长黄晓瑜: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任务要求,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紧密结合现代化需求,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配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一方面,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还拥有审美能力;另一方面,落实立德树人,使其适应社会多元化发展需要,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亟需的创意设计人才。
外贸与外语学院党总支书记李刚:政府工作报告擘画的开放新格局为边疆高等教育注入强劲动能。学院党总支将坚持以党建引领发展全局,立足广西面向东盟的区位优势,紧扣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将政治引领贯穿外语与外贸学科建设与“三全育人”全过程,统筹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以“外语+外贸”协同创新服务边疆开放,组建师生党员先锋队投身中国—东盟合作实践,在服务国家战略中锤炼师生政治品格与专业能力;联动区域发展需求搭建产学研协同平台,推动语言服务与国际贸易双向赋能,以党建引领在筑牢国家开放前沿阵地中彰显外语与外贸教育的时代担当!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邱启照:春风拂面,万物复苏,备受瞩目的全国两会如约而至。这是凝心聚力、擘画未来的盛会,是坚定信心、推动发展的契机。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年、“十五五”谋篇布局之年。从春天出发,向希望而行。我们相信,承载着全国人民期望的两会,将践行人民至上,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心声,为实现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幸福谋划蓝图,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体育与健康学院党总支书记关永康:2025年全国两会为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特别是“新质生产力”和“人工智能+”行动的提出,让我深刻感受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紧跟国家战略,深化产学研融合,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助力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同时,两会对民生保障的重视也让我倍感振奋,我们要在教育教学中融入更多惠民政策,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基础教研部教工党支部书记刘映伶:我深刻感受到国家对于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我们将积极响应号召,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为培养更多优秀的数学人才贡献力量。此外,报告中还提到关于“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和“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要求,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教师的重要性和责任。
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黄娟:两会期间,教育议题成为热议焦点,为我们明确了前行的方向。我们将贯彻两会精神,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依托学校学科专业优势,加强专业建设,谋划成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主阵地,积极拓展并合理布局非学历教育培训项目,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发展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机电工程学院教工党支部副书记胡昊芸:本科学生培养需对标强国建设要求,推进思政教育融入全场景培养,加强学科交叉融合,以“人工智能+”为牵引优化学科布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机制,培养高质量技术人才
创意设计学院教师韩笑:我们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将紧密关注国家政策导向,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为国家培养更多适应经济发展需求的栋梁之才。
信息工程学院学生赵善林:我深刻感受到科技创新与教育发展的强劲脉动,科技创新作为两会的重要议题,尤其是“人工智能+”行动,为我们专业带来广阔前景与挑战。这激励我们努力学习前沿技术知识、提升专业素养。
电子工程学院学生兰诗雨:科技创新不仅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也是我们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未来,我将继续深耕专业领域,积极参与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努力提升自己的科研素养,为国家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贡献一份力量。
机电工程学院学生党员高镇宇: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拓宽青年就业创业渠道,也让我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两会为青年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引,努力提升自己,服务同学,奉献社会,通过专业知识积累和能力提升,找准赛道,加速奔跑,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