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上午,机电工程学院在J709教室成功举办了一场针对新入职教师的专业培训讲座。本次讲座的主题为《结合材料力学浅谈中国大学慕课(MOOC)建设》,由刘军副教授主讲,通过详实数据与课程建设案例,为百余名新教师剖析在线教育发展趋势,助力青年教师探索数字化教学新路径。
讲座开篇,刘军副教授以MOOC的四大核心特征——大规模(Massive)、开放(Open)、在线(Online)、课程(Course)破题,强调其“万人同堂、无界学习”的革命性价值。他指出,中国慕课总量已突破5000门,学习人次超7000万,总量、参与高校数量及学习者规模均居全球首位。“每8个新增学习者中就有1名中国人”,刘军副教授引用Coursera创始人吴恩达的观点,印证中国学习者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迫切需求。
作为江苏海洋大学《材料力学》慕课负责人(累计开设12期),刘军副教授分享了可复用的课程建设经验:7名跨学科教师协同(含5名博士),覆盖工程力学、飞行器设计等领域;教学视频均达720p高清标准,字幕、音画同步严格把关;通过“随堂测验-单元测试-同伴互评”闭环,破解万人课堂互动难题;首期吸引1500名外校学员,多期课程校内外学员比例达1:1。
针对新教师“如何高效获取资源”的困惑,刘军副教授对比主流平台,国际平台:Coursera(学术认证)、edX(名校课程)、Udacity(职业技能),本土力量:学堂在线(工程类课程资源库)、中国大学MOOC(跨校共建共享)、酷学习(“免费分享”惠及边远地区学生)。“一台电脑+网络,即可调用全球顶级课程资源”,刘军副教授呼吁教师善用平台工具提升教学效率。
讲座尾声,刘军副教授以伽利略名言“《材料力学》是一门美丽而有趣的科学!”寄语新教师:“慕课不仅是教学工具,更是推动教育公平的支点。青年教师应主动融合AI辅助工具(如智能问答、同伴互评),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课堂。”

会议现场(1)

会议现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