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倩,2016级外贸与外语系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大学期间,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广西区人民政府奖学金;多次获“优秀学生奖”。竞赛方面,2018年获“外研社杯”全国英语阅读大赛一等奖;2019年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B类三等奖;获第十届、第十一届广西区翻译大赛特等奖。2020年考取西华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脚踏实地 积极备考
对于许多人来说,考研是一条辛苦却极具意义的人生道路,杨倩也不例外。“考研的初衷是受到学姐的鼓励,再考虑到当前本科生众多,想要通过丰富自身履历提高学历来增强自身竞争力,所以我选择了考研。”这是杨倩当初下定决心考研的初衷。既然选择了前方的路,便只顾风雨兼程。与一般备考生相同,杨倩每天早早起床,踱步到信科湖边背书,平时也从紧张的课程中挤出零碎的时间去备考,常常复习到很晚。“劳逸结合,自我排遣”是杨倩的考研经验。面对学业压力,杨倩常通过运动、与研友交流的方式来调整心态。对于她来说,不管多难,也必须走下去,坚持、不放弃,这也是她想告诉有考研计划的同学的心声。复习方式千万条,杨倩的复习方法朴实而牢固,手机里的学习软件,耳机里的知识点读,都被她灵活地运用。考研是一条辛苦的路途,杨倩用她积极向上的热情,用她坚持积累的知识,成功考上了西华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养成兴趣 热爱学习
就读英语专业的杨倩,在许多英语比赛中崭露头角,取得不少优异成绩。在提及如何积累英语知识时,杨倩云淡风轻地说了一句话,“不要把学习当成任务,不要为了提高而提高,而是要对它产生兴趣、不排斥,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对于想提高英语方面的同学,她建议道,美剧、英文歌曲、英语新闻报道等都是非常好的学习渠道,切忌急功近利,要一步一步深入了解知识点。“学习需要细水长流般的不断积累。平时学习的效果虽然不能立竿见影,但终会在未来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卷。”杨倩手机里下载了不少英语学习类的app,长期坚持每天学习。
教中文话 传中国情
在学院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活动中,杨倩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实习,主要负责教授98名泰国学生的汉语读写课程。在谈及教学经历时,杨倩表示,泰国学生与中国学生最大的差别就是课堂的表现。外国学生性格活泼,思维很活跃,好玩儿,较难按照常规的方法去教学。为了让授课效果更好,杨倩想了很多方法,包括手工实践、课堂活动等。在对外交流中,杨倩认为自己担任的不仅是一名教师的角色,更是担任了一名中国文化传播者的身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对外交流中日益重要,要让外学生对中国感兴趣,就要先对中国的软文化感兴趣。”杨倩发现了这一点,便从中文歌曲、国产剧,潜移默化到传统节日、优秀文化上,如剪纸、书法等,既对外展现了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也吸引了不少外国人对中国的喜欢、热爱。因为疫情的原因,一批交流生滞留在国内,为了能让他们感受到温暖,杨倩还花了不少心思为他们送去温暖的关怀。
采访最后,杨倩为学弟学妹们送上毕业寄语:最好的总在不经意的时候出现,你在当下做的事情,时间会给你答案。大学的时间很短暂,唯一让自己在毕业后不会感到后悔的事就是好好把握当下,不要仅仅把时间花费在宿舍的小小空间里,多多走出去看看,结交不同的朋友,看不同的风景,学会处理不同的事情。学业是大学阶段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夯实自己的专业基础是非常必要的。在任何行业,最开始拼的是能力,同等能力拼运气。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够珍惜现在最美好的时光,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保持初心坚定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