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关老师跟随创意设计学院实践团队前往桂林市东漓古村,开展暑期实践调研活动。

暑期实践调研
本次实践活动以“科技赋能设计,青春点亮乡村”为核心,学生们深入古村的文化脉络,探索和解码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设计专业的学生聚焦竹编、扎染和福糕制作等传统工艺,运用现代设计思维进行再创造,构思出兼具古韵与实用性的文创产品。同时,虚拟现实技术专业的学生运用三维扫描和全景拍摄技术,为百年古宅和传统技艺构建数字档案,探索开发古村的数字博物馆和沉浸式智能导览系统。这种古老村落与现代科技的碰撞,使得文化遗产在数字空间中获得了新的生命,充分体现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青春誓言。在实践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们全程指导,引导学生深刻体悟国情民情,强化社会责任与使命担当。期间,一位学生感慨道:“这次实践让我真切触摸到中华文化的厚重,也找到了专业扎根乡土的价值坐标。”通过此次活动,学生们不仅提升了专业技能,更加深了对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的理解与认同。

参观学习

现场观摩
通过此次活动,学生们不仅提升了专业技能,更加深了对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的理解与认同。也让学生们在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的过程中,体验到了身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和使命。

师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