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机械电子工程教研室在敏思楼D316教室组织开展集体听课活动,青年教师郭倩倩以“PLC的联网与通信技术”为主题展开教学,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与观摩。课后,教研室副主任廖志平于敏思楼212教室主持总结会议,围绕课程优化展开深入研讨,旨在提升专业课程教学质量,强化理论与实践结合。
郭倩倩老师的授课以工业自动化核心需求为导向,系统讲解了CCLINK通信协议的技术框架,涵盖其定义、应用场景及技术特点。她通过实物接线演示与图示结合,详细剖析了主站与从站的硬件配置及通信接线方式,并对比了三菱FX系列与A系列PLC在CCLINK网络中的主从站应用差异。课程还延伸至功能扩展板与特殊适配器的功能解析,为复杂工业网络搭建提供了技术参考,内容兼具理论深度与工程实用性。
总结会议上,与会教师充分肯定了课程设计的逻辑性与专业性,认为郭倩倩老师“知识点讲解清晰,案例选择贴近行业需求”。同时,教师们围绕教学优化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以真实工程案例导入课程,例如自动化生产线中的多设备协同通信项目,帮助学生理解技术落地的实际价值;提议增加软件实操演示环节,通过现场展示通信参数配置与故障排查过程,增强课堂互动性与学生参与度。多位教师补充指出,可结合虚拟仿真平台或校企合作资源,设计“理论+实操”的混合教学模式,进一步缩短课堂与岗位的距离。
此次集体听课与总结活动,不仅是青年教师展示教学能力的平台,更是教研室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实践。通过集体研讨,教师们凝聚共识,明确了“以工程案例为牵引、以软件演示为辅助”的教学优化方向。未来,教研室将持续探索“项目式教学法”,推动科研成果向教学案例转化,并继续构建“产教融合”的协同育人机制,为培养智能制造领域高素质技术人才提供坚实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