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桂林信息科技学院于十月围绕思想引领、心理育人、文化传承、就业赋能、劳动教育、生活服务等多个维度,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区活动,营造了积极向上、温暖互助的社区育人氛围。下面让我们一同回顾十月社区活动精彩瞬间。
一、铸魂育人,思想领航
(一)信息工程学院党委开展“知行合一·固本强基”主题党日活动
10月13日,信息工程学院党委在“一站式”学生服务中心党员活动室内举办沉浸式主题党日活动。通过“初心密室·知所从来”“攻坚之路·行有所为”“创新时代·知行合一”三大环节,有效激发了学生党员的学习热情与责任担当。本次主题党日活动是信息工程学院党委推动党建与育人工作深度融合的一次创新实践,打破了传统学习模式,将深刻的党性教育内涵融入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情境剧本之中,激发了学生党员的学习热情和担当精神。

信息工程学院党委开展“知行合一·固本强基”主题党日活动

信息工程学院党委开展“知行合一·固本强基”主题党日活动
(二)电子工程学院举办“凝‘辅’聚力,‘导’梦未来”辅导员沙龙活动
10月31日,电子工程学院在崇仁学生社区党员活动室举办第六期辅导员沙龙,聚焦“中青年培训所思所想所感”,贾旺旺老师结合培训经历,围绕新时代学生工作的新特点、思想政治教育、班级管理及职业成长等话题展开分享。沙龙促进了辅导员之间的经验交流与能力提升,进一步强化了学工队伍的专业素养。

电子工程学院举办“凝‘辅’聚力,‘导’梦未来”辅导员沙龙活动
二、润心赋能,护航成长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开展“用美绘心灵,齐护精神炬”创意坊活动
10月20日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连续四期开展创意坊活动,设置手工黏土、扭扭棒、水彩绘画等创作板块,帮助学生在艺术表达中释放压力、提升心理调适能力,营造关注心理健康的校园氛围。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开展“用美绘心灵,齐护精神炬”创意坊活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开展“用美绘心灵,齐护精神炬”创意坊活动
三、文脉相承,浸润心灵
(一)后勤服务处举办重阳节“登高砺志・手作秋香”香薰蜡牌手工活动
10月29日,后勤服务处联合劳育教研室在崇善学生社区开展重阳节主题活动。同学们在制作香薰蜡牌的过程中,感受传统香薰文化,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后勤服务处举办重阳节“登高砺志・手作秋香”香薰蜡牌手工活动

后勤服务处举办重阳节“登高砺志・手作秋香”香薰蜡牌手工活动
四、多元赋能,助力成长
(一)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开展“周五预约式一对一就业指导”活动
自今年9月起,我校与桂林市人社局联合推出常态化“周五预约式一对一就业指导”活动,并已于“一站式”学生服务中心(职达校园就业服务站)正式启动。聚焦简历撰写、面试技巧等关键环节,为学生提供精准化、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服务。下一步,学校将以此为重要抓手,持续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整合校、政、企多方资源,不断拓展就业服务内涵,为学子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开展“周五预约式一对一就业指导”活动

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开展“周五预约式一对一就业指导”活动
(二)信息工程学院开展“简自我风采,历职场未来”简历制作大赛
10月16日,信息工程学院2022级简历制作大赛在崇贤学生社区活动室顺利举行。本次活动由学院辅导员工作室组织,覆盖全体2022级学生,共收到投稿1200余份。大赛通过“评审-打磨-展示”一体化流程,切实助力学生明晰职业定位,增强就业竞争力。

信息工程学院开展“简自我风采,历职场未来”简历制作大赛
(三)“一站式”学生服务中心召开“校警联动聚合力,筑牢反诈防护网”反诈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校园反诈工作,10月29日上午,学生发展与服务中心、保卫处联合庙岭派出所在学校“一站式”学生服务中心多功能厅召开2025年反诈工作专题座谈会。会议结合近期师生遭遇的刷单返利、虚假贷款等典型诈骗案例,深入剖析了当前针对大学生的诈骗新动向。警务联络官秦天生通过还原案件细节,呼吁辅导员加强班会教育、排查风险软件,并建立快速联动机制。周璇校助强调,辅导员作为学生管理“第一责任人”,必须提升反诈专业能力,筑牢校园防诈屏障。

“一站式”学生服务中心召开“校警联动聚合力,筑牢反诈防护网”反诈工作
(四)电子工程学院开展“实践出真知,服务暖基层”——暑期社会实践成果分享会
为强化实践育人成效、推动校社联动,电子工程学院依托崇仁学生社区安馨坊项目先后举办两场专题分享:10月22日,“青年之声法制宣讲团”面向社区青少年开展法治科普,以模拟法庭等形式提升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获校级实践答辩第四名;10月29日,“红芯筑梦科技赋能实践团”结合电子专业知识服务基层需求,凭借扎实成果荣获校级实践汇报第一名。本次活动有效搭建了“理论联系实际、服务基层群众”的交流平台,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能力与社会责任感,为学校深化实践育人模式奠定坚实基础。

电子工程学院开展“实践出真知,服务暖基层”——暑期社会实践成果分享会

电子工程学院开展“实践出真知,服务暖基层”——暑期社会实践成果分享会
五、劳动淬炼,实践育人
(一)后勤服务处开展“巧手缝纫,‘衣’旧焕新”缝纫机使用教学活动
10月14日,后勤服务处在崇德学生社区开展缝纫机使用教学。生活指导老师为二十余名学生讲解了设备基础操作与衣物修补等实用技巧。活动帮助学生掌握了基础缝纫技能,激发了劳动热情。后勤服务处表示将持续推出此类劳动教育活动,助力学生实践成长。

后勤服务处开展“巧手缝纫,‘衣’旧焕新”缝纫机使用教学活动

后勤服务处开展“巧手缝纫,‘衣’旧焕新”缝纫机使用教学活动
(二)学生公寓开展“收纳有方,‘宿’说整洁”物品收纳劳动教育活动
后勤服务处在各学生社区组织开展物品收纳教育活动,生活指导老师现场示范衣物折叠、书籍分类等技巧,帮助学生提升生活自理能力,营造整洁有序的宿舍环境。

学生公寓开展“收纳有方,‘宿’说整洁”物品收纳劳动教育活动

学生公寓开展“收纳有方,‘宿’说整洁”物品收纳劳动教育活动
六、服务暖心,相伴成长
(一)学生发展与服务中心举办“共话成长,‘诞’愿有你”10月学生座谈会暨集体生日会
学校在“一站式”学生服务中心共享厨房举办学生座谈会暨集体生日会,近百名10月生日学生代表参与。活动中同学们畅谈学习生活,分享生日喜悦,增强了学生归属感与幸福感。

学生发展与服务中心举办“共话成长,‘诞’愿有你”10月学生座谈会暨集体生日会

学生发展与服务中心举办“共话成长,‘诞’愿有你”10月学生座谈会暨集体生日会
(二)社区暖心空间上新,打造专属“家”氛围
为营造家一般的温馨体验,学校在各学生社区精心打造了一系列暖心功能空间:“辅导员工作室”持续关注成长困惑,“雷锋之家”搭建互助共享平台,“心灵驿站”提供情绪舒缓角落,“阳光小屋”传递特殊关怀温暖,“服务驿站”解决日常实际需求。这些空间紧密围绕学生需求,提供涵盖学业帮扶、物品共享、心理支持和生活服务等多维度的关怀,年均服务超万次。学校始终践行“以生为本,服务育人”的理念,将承诺转化为切实行动,让学生社区不仅是起居的场所,更成为有温度、能陪伴的成长家园。

社区暖心空间上新,打造专属“家”氛围

社区暖心空间上新,打造专属“家”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