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炽热,桂林信息科技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志愿者协会的青年们,肩负责任、怀揣爱心,踏上“三下乡”的漫漫征途。他们以青春作舟,驶向乡村深处,为留守儿童送去知识曙光,为暮年长者捎来温情慰藉,以点滴行动,助力乡村发展浪潮。此次活动携手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灌阳县人民政府、灌阳县湘江战役纪念馆、灌阳县城东社区、灌阳县和睦村,聚各方之力,共赴聚力乡村之约。

实践团成员合影
为给孩子们筑牢知识根基,助力全面成长与乡村未来发展,志愿者们精心雕琢课程。课堂上,志愿者们带领孩子们将废旧物变为精巧手工,在变废为宝课程中埋下环保与创新的种子;通过趣味科技实验,让孩子们触摸科学的奇妙,点亮探索世界的好奇;在红色素质拓展的活动里,志愿者们引导孩子们模拟红军场景,体验协作重要性,提升团队意识,责任感与集体观念,助力他们成长为有根有魂的新时代乡村少年。而青春的力量与乡野的童趣相遇,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用陪伴与创意为孩子们的童年添彩,用实际行动为乡村的未来描绘温暖的底色。

课堂活动
社区街巷扬起青春“战旗”。志愿者们化身“环境卫士”,扫帚扫过之处,落叶尘屑尽除,俯身清理角落堆积的杂物,以实干诠释“三下乡”扎根基层,服务民生的真谛。在打扫完成之后,一场简短而隆重的颁奖仪式如期举行——城东社区书记与志愿者代表为志愿者们颁发荣誉证书,肯定志愿者们在乡村服务中的付出与担当。随后志愿者们与社区代表合影留念后,又一同在社区门前拍摄大合影,定格双向奔赴的温暖瞬间。

实践团与社区志愿者合影
为切实增强群众的反诈意识,深入了解不同群体的实际需求,志愿者们积极开展了“反诈宣传护民生”活动。此次活动中,志愿者们兵分三路,沿着精心规划的三条线路,深入大街小巷,推动反诈宣传工作的进行。志愿者们向过往群众发放精心制作的反诈宣传单,通过这种方式,让群众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诈骗的危害和防范方法,有效增强了群众的反诈意识,为守护群众的财产安全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

实践团宣传反诈知识
为传承红色精神,志愿者们怀敬畏之心,带领当地留守儿童踏入当地红色革命文化基地灌阳县湘江战役纪念馆。泛黄的历史照片、沉淀故事的文物,似时光纽带,牵出往昔烽火岁月。沉浸式参观体验,让红色基因在志愿者们和留守儿童们心底扎根。青少年的茁壮成长与红色基因的代代相传是民族复兴的关键,志愿者们决心将红色精神融入社会服务实践,以青春脚步丈量使命,为中国梦接力奋进。
志愿者们还与一位身份特殊的前辈俸顺喜围坐交流。多年来,他深耕红军遗骸保护与烈士名录完善工作,在红色历史传承领域有着扎实实践。在温暖而静谧的氛围中,俸顺喜讲述了自己的父亲童旺扬的故事。那些浴血奋战的往昔细节,以及先辈对战友的拳拳深情,从俸顺喜爷爷口中缓缓道出,字字句句,皆如重锤,震撼着大家的心灵。访谈后,众人围坐共品瑶乡油茶。茶香里藏着独特民俗,笑语中满是瑶乡热情。

实践团与专家访谈
这场“三下乡”,桂林信息科技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志愿者协会的成员们以行动为墨,书写青春担当,在服务里蜕变成长,为乡村发展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让青春在乡村发展的画卷上,以知识浇灌童心,用红色厚植初心,共绘温暖新篇。愿更多青年学子,循着这份热忱,投身乡土,以青春之力扎根乡野,共赴同心绘就新篇的远方。